<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点击图片右键保存至桌面打印

        点击右键保存图片

        365足球比分_365名品汇推荐码多少_365365bet官

        当前位置: 首页 > 365足球比分 > 红色马栏 > 党史资料

        张清益:马栏红土地上的不朽传奇

        时间: 2021-06-29 09:42:29
        来源: 旬邑县政府
        作者: 党史办-管理员
        责任编辑: 党史办-管理员
        【字体: 打印


              张清益是关中分区新正县长舌头区雷庄乡(今旬邑县马栏镇雷庄村)人,他虽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党支部书记,却是上世纪40年代闻名陕甘宁边区的模范人物,他带领仅有20多户农户的雷庄村在边区首办义仓、助产妇训练班、一揽子民办学校,在边区树起看一面鲜艳旗帜,经常成为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头版报道的先进典型,在陕甘宁边区历史上留下了光辉一页,成为马栏红土地上的不朽传奇。

        首办“义仓”成劳模

        张清益出身穷苦,1933年雷庄建立起了苏维埃政权,进行了土改后,张清益除祖上遗留的7亩地外,他又分得了30亩,一下子从一个靠出卖劳动力维持生计的雇工变成了一个拥有自己土地、自主支配生活的主人,所以他打心底里感谢党的恩情,并于1935年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40年,在国民党反动派军事经济封锁、国统区大量难民流入、关中分区经济困难、天灾致缺粮断炊背景下,他萌发了一个想法,如果发动大家投工开出一块公共的荒地,公地产的粮食归大家所有,统一储存使用,逐年积累起来既可防灾备荒,又能支援抗战,这该多好啊。他把自己的想法提出后,立刻得到全村群众的一致拥护,又经过大家讨论补充,一套方案完成了。这个方法就叫办“义仓”,集体开的公田叫“义田”,义田打的粮食叫“义仓粮”。1942年初春,全县开会安排大生产运动计划时,张清益把他的想法和群众讨论的办法向县委作了汇报。县委书记史梓铭听后大加赞赏,给予了热情支持,鼓励他回去后组织群众大胆试办。

        张清益回乡后,在群众大会上动员群众开义田办义仓,提出第一年先在雷庄开义田20亩,15岁以上、50岁以下的劳动力,每人给义田出工25天。这个计划到3月底实际完成义田32亩、当年净收义仓粮1600斤,到了1943年,雷庄村的义仓进一步巩固发展,共办起5处,开荒地65面,收义仓粮5000多斤。义仓粮解决了部分缺粮农户的春荒,保证了生产的顺利发展。随即,在他的大力倡导下,雷庄村开义田、办义仓的成功实践,在新正县和关中分区各县得到推广,各县普遍开展起“向张清益学习,建立义仓,防备荒年,支援战争”的群众运动,仅1943年从4月10日到5月1日,短短的22天时间里,关中全分区就开义仓田16000多亩。

        张清益的创举赢得了党和边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称赞。他先后被关中分区、陕甘宁边区选为“劳动英雄”“边区特等劳动英雄”,出席了两届陕甘宁边区劳动模范工作者、陕甘宁边区群英会,《解放日报》以“张清益创办义仓”为题报道了他的先进事迹。1945年6月,边区政府发出了《关于普遍建立义仓的命令》。于是,由张清益在新正县首创的义仓,在边区23个县得以普遍建立起来。从此,张清益的名字便永远镌刻在了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建设史册之中。

        首办“助产妇训练班”

        抗日战争后期,陕甘宁边区日益巩固,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人们在文化与卫生方面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而当时边区民众接受教育的程度普遍很低,迷信与不讲卫生的现象非常普遍,人们对疾病不知防范医治,常常坐以待毙,婴儿死亡率高达百分之五十以上。面对严峻的形势,边区各地政府尝试多种办法来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

        当张清益听到新正县政府提出准备举办助产训练班后,他觉得这是政府为群众办的大实事,就考虑在雷庄争取先试办一个助产妇培训班,让群众最先得到好处。很快,雷庄村的助产妇培训班就办了起来,并开始在改善产妇接生及妇婴护理环境方面进行了成功的探索,为关中分区、为陕甘宁边区各级政府举办更加正规的助产培训班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1944年6月,《解放日报》先后两次对张清益创办助产妇培训班进行了专题报道。雷庄村举办的助产妇培训班取得的良好效果,在边区产生了很大示范效应,为了培训更多的基层助产接生力量,陕甘宁边区政府开始在各地全面推广助产培训班,1944年边区各地共开办了18个助产训练班,《解放日报》还刊专文,对各地推广培训过程中出现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事例分别给以充分肯定或严肃批评。

        边区政府不仅通过报纸,还以书刊、识字课本等不同的形式,通过不同的渠道,向不同的群体介绍张清益办接生培训班的创办经验,宣传张清益勇于探索取得的成绩,还通过《解放日报》将“雷庄经验”传遍陕甘宁边区的各个角落。1944年12月,陕甘宁边区政府李鼎铭副主席在边区参议会所作《进一步准备反攻 进一步建设边区》报告中指出:......劳动英雄张清益领导的助产训练班,......这些将是边区文化大进步的起点。

        首倡“一揽子民办学校”

        陕甘宁边区初建时,辖区各县人民群众的文化程度普遍非常低下,文盲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九十以上,边区政府虽想尽快提高群众的文化水平,但受经费与师资等因素的严重制约,学校教育发展还是比较缓慢。1944年,边区政府发出指示,提倡以民办公助形式办小学,提高群众文化水平。

        随后,张清益听取了在雷庄蹲点调研的边区文协主席柯仲平的建议,决定利用现有的条件,在雷庄办一所一揽子民办学校,发挥各方积极因素,把群众组织起来,大家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学校在办学的过程中,不但教人们识字,而且还组织多种活动,将贯彻党和政府的工作精神与丰富村里人们的生活结合起来。为了筹措办学经费,他经过党支部会议协商,卖掉村头附近的十几棵古树,将收入全部投入村里已成立的榨油坊合作社作为股份,将股金红利作为办学基金;秋后时节,全村劳力出工,开垦出十亩公有学田,将学田的收获和村里油坊合作社的收入作为下一年的办学经费。

        张清益将党支部统一后“一揽子民办学校”想法带到了新正县文教会议上,县里不仅一致通过这个设想,还将这一办学的新思路上报给分区和边区。“一揽子民办学校”这个新概念引起了关中分区和陕甘宁边区政府的重视,《解放日报》于1944年8月连续两次专门介绍雷庄创办一揽子民办学校的倡议,并详细介绍了学校开学的情况;雷庄民办小学因办学成效出色被评为关中分区文教工作模范;新正县推选工作突出的驻乡干部包轲岗赴延安参加边区文教大会,会上对雷庄“一揽子学习办学”创举进行了表彰,并受到了毛主席的专门接见。1945年1月10日,《解放日报》刊登专文,向陕甘宁边区各地介绍不同类型民办小学的特色和解决经费问题的方式,雷庄的一揽子民办小学就是其中之一。张清益带领雷庄探索出的别具特色、切实可行的民办公助办学之路,受到陕甘宁边区政府充分肯定并向各地介绍推广。

        新中国成立后,张清益始终保持着劳动人民的本色,以旺盛的革命精力,全身心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他说“党员,在我心目中就是人民的伙计。一不能求官主义,二不要图财主义,三不为扬名主义,就要的一个革命主义”“战争年代,大家一个心眼为革命,谁还想过官呀名呀这些事?所以一个胜利接连一个胜利,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要是不能把一切环节都看成革命,要是丢掉‘为了革命’这个心眼,那么建设的步伐就加不快。”他辞掉了县供销联社主任职务,返乡参加农村建设事业,从互助组长开始,到初级社、高级社主任,直至大队党支部书记,一直奋战在农业生产第一线。张清益用一生的实际行动,为我们党员干部树立了一个光辉典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